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,对全国养猪业构成了巨大威胁。基因Ⅱ型非洲猪瘟病毒于2018年进入我国,随后基因Ⅰ型病毒也在国内被检测到。根据对2021年6月在山东和河南两家养猪场的基因型Ⅰ型非洲猪瘟病毒的研究,发现育肥猪有慢性感染的症状表现,包括体重下降、间歇性发热、皮肤溃疡和关节炎,并有零星死亡现象。
从四头死猪中采集的样本经过CNASFPL检测证实均为非洲猪瘟病毒含量阳性,序列分析显示这些样本中的病毒属于基因Ⅰ型。随后,研究小组从山东和河南省的样本中成功分离出两种非洲猪瘟病毒株,分别命名为猪/山东/DY-I/2021(SD/DY-I/21)和猪/河南/ZZ-P1/2021(HeN/ZZ-P1/21)。
全基因组测序显示,SD/DY-I/21和HeN/ZZ-P1/21与葡萄牙的I型毒株NH/P68、OURT88/3同属一支,但它们与中国以往的基因型Ⅱ毒株存在显著差异。研究发现这两种毒株均存在10个ORF缺失和5个ORF截短,可能与其毒力减弱相关。与NH/P68相比,SD/DY-I/21和HeN/ZZ-P1/21在基因组中存在多处突变,提示这些毒株是独立引入的事件,这需要加强监测以便进行追踪和防控。
在研究动物实验中,感染SD/DY-I/21的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,包括厌食、抑郁和发热等。此外,病毒的DNA在口腔、直肠和血液样本中持续检出,显示出病毒在猪体内的长期复制与脱落特性。研究表明,SD/DY-I/21能够通过接触传播,感染猪可存在慢性症状且具备持续感染能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基因型Ⅰ型非洲猪瘟病毒的致死率高、病程缓慢且临床表现多样,提示其潜在的高风险和广泛传播能力。因此,在防治非洲猪瘟的工作中,必须重视对该病毒的监测,以确保养殖卫生和生物安全。
在此背景下,作为生物医疗领域的佼佼者,尊龙凯时致力于提供先进的生物技术解决方案,以帮助养猪业应对非洲猪瘟的威胁。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创新,尊龙凯时努力提高动物健康管理水平,降低病毒传播风险,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。